景观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
135 7180 8516 穆经理
首页 > 常见问题 > 养殖鱼塘水质浑浊用什么设备净化处理见效快?

养殖鱼塘水质浑浊用什么设备净化处理见效快?

2025-07-30 16:02蓝海狸景观水处理常见问题(20)

摘要:鱼类养殖水质是决定养殖成败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浑浊水不仅会遮挡阳光,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,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,还会直接刺激鱼类的鳃部组织,引发呼吸障碍、免疫力下降甚至大规模死亡;长期浑浊的水体更会成为有害微生物的温床,诱发鱼病爆发,造成经济损失。许多养殖户尝试通过换水、增氧等传统方式改善水质,但往往……

鱼类养殖水质是决定养殖成败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浑浊水不仅会遮挡阳光,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,导致溶解氧含量下降,还会直接刺激鱼类的鳃部组织,引发呼吸障碍、免疫力下降甚至大规模死亡;长期浑浊的水体更会成为有害微生物的温床,诱发鱼病爆发,造成经济损失。许多养殖户尝试通过换水、增氧等传统方式改善水质,但往往治标不治本。实际上配置过滤设备,通过物理拦截、生物降解等手段净化水质,是解决鱼塘浑浊问题的关键,那么究竟该选择何种设备实现高效净化?

养殖鱼塘水质浑浊用什么设备净化处理见效快?

鱼塘水质浑浊的根源

水质浑浊的本质是水体中悬浮物(SS)超标,其成因与养殖模式、环境管理密切相关。饲料投喂过量是首要诱因。未被鱼类及时摄食的残饵在水中分解,产生大量有机碎屑;同时高蛋白饲料会加速氨氮、亚硝酸盐等代谢产物的积累,与水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胶体颗粒。其次鱼类活动加剧水体扰动。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环境下,鱼群游动、觅食时产生的机械力会搅动底泥,使沉积的腐殖质、泥沙重新悬浮。此外雨水冲刷可能将周边农田的化肥、农药带入鱼塘,未经过滤的补水水源也可能携带泥沙、藻类孢子等杂质。

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生态系统的失衡。当水体中浮游植物(如藻类)数量不足时,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足够的溶解氧,也难以形成“藻类-微生物”食物链来分解有机物,此时悬浮物会持续积累,形成恶性循环:浑浊水体遮蔽光照→藻类死亡→有机物增加→微生物耗氧→溶解氧进一步降低→鱼类活动减弱→底泥扰动减少但有机物沉积更多,这种系统性失衡单靠换水或增氧难以根治,必须重建水体自净能力。

养殖鱼塘水质浑浊用什么设备净化处理见效快?

“过滤+水循环”协同净化方案

解决浑浊问题的核心在“截留悬浮物”与“水体活化”。传统沉淀池仅能去除大颗粒杂质,对胶体态污染物效果有限;而单一增氧设备虽能提升溶氧,却无法减少悬浮物浓度。我们提出的“过滤+水循环”方案,通过物理拦截与流体动力学原理的结合,实现了水质净化的质的飞跃。

当浑浊水体流经多层滤料时,不同粒径的杂质会被梯度拦截,去除大颗粒泥沙,细滤层捕捉胶体颗粒,细颗粒的滤料层则通过附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,将有机碎屑转化为无害物质,不仅降低了悬浮物浓度,还减少了氨氮、COD等污染指标,为鱼类创造了更健康的生存环境。

水循环则是通过水泵将鱼塘底层水抽送至过滤设备,净化后的清水从上部回流,形成垂直对流。这种设计打破水体分层现象,使底层缺氧水与表层富氧水充分混合,提升了整体溶氧水平。同时持续水流运动增加了鱼类运动量,促进其新陈代谢,而底泥在水流冲刷下不易板结,减少了厌氧菌的滋生空间。

TH-JG一体化景观水处理设备

过滤我们采用TH-JG一体化景观水处理设备,通过投加专用絮凝剂,在设备的混凝反应池中使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絮体;随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,絮体沉降至锥形底泥区;接着水流经跌水曝气装置,在跌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,增加溶解氧并去除异味;出水通过多层石英砂、无烟煤等滤料组成的复合滤层深度过滤,确保出水悬浮物浓度低于5mg/L。设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鱼塘面积灵活选择,单台设备处理量覆盖500-15000立方米水体。

TH-JG一体化景观水处理设备

“水循环”系统依托水泵与管路的布局实现。水泵将鱼塘水以0.5-1.0m/s的流速输送至处理设备,净化后的清水通过涌泉等形式回流,强化水体复氧,保证净化效率,避免因流速过快导致鱼类应激,水体透明度可以从15cm提升至60cm。

水质浑浊是鱼类养殖的“隐形杀手”,通过配置TH-JG一体化设备实现水循环,可以在48小时内显著改善水体透明度,7天内恢复水体生态平衡;这种“物理过滤+生物降解+流体动力学”的综合解决方案,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净化效率低、维护成本高等痛点,对于追求高效、生态养殖的从业者而言,是实现水质长效达标、提升养殖效益的明智之选。

声明:部分内容/图片/视频素材来源互联网,不保证这些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、充分性和可靠性;如内容/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天浩景观水处理
拨打电话 立即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