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小区景观水不仅为社区增添灵动美感、调节微气候、降低噪音污染,然而现实中小区景观池却常因管理滞后陷入“季季换水、年年浑浊”的困境,池水泛绿如“翡翠汤”,水面漂浮藻类,靠近时甚至能闻到刺鼻的腐臭味,不仅破坏视觉体验,更可能滋生蚊虫、传播病菌,对儿童、老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传统“换水+撒药”的治理……
小区景观水不仅为社区增添灵动美感、调节微气候、降低噪音污染,然而现实中小区景观池却常因管理滞后陷入“季季换水、年年浑浊”的困境,池水泛绿如“翡翠汤”,水面漂浮藻类,靠近时甚至能闻到刺鼻的腐臭味,不仅破坏视觉体验,更可能滋生蚊虫、传播病菌,对儿童、老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传统“换水+撒药”的治理方式成本高且治标不治本,而通过配置专业水质净化设备能够从根源上恢复水体自净能力。那么小区景观水究竟该如何实现长效清澈?
小区景观池的水质问题本质上是“输入性污染”与“自净能力缺失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从污染源来看,外部环境输入占据主导,雨水冲刷带来的泥沙、树叶等悬浮物直接沉积池底;周边绿地使用的化肥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渗入水体,为藻类提供过量氮磷营养;居民活动产生的垃圾、宠物粪便若未及时清理,更会加速有机物分解,导致水体富营养化。
景观池的封闭性特征使其缺乏自然河流的生态调节机制——水流停滞形成“死水区”,溶解氧含量骤降(通常低于2mg/L),厌氧菌大量繁殖并释放硫化氢等恶臭气体;阳光直射则进一步刺激藻类光合作用,形成“绿藻暴发-水体缺氧-有机物腐败”的恶性循环。此外设计缺陷如池体过浅、缺乏生态缓冲带等,也加剧了污染物积累,导致水质快速恶化。
针对小区景观水的治理痛点,TH-JG一体化景观水处理设备采用“物理拦截+生态修复”的复合模式,通过“混凝、沉淀、跌水曝气、过滤”四级工艺实现水质净化。
首先向进水中投加混凝剂,通过电中和作用使胶体颗粒脱稳凝聚,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,这一过程可快速去除80%以上的悬浮物(SS)和30%-50%的磷元素,从源头抑制藻类繁殖。随后水流进入沉淀池,在重力作用下,絮体沉降至池底并被定期排出,避免二次污染。
沉淀后的水体通过跌水装置流入过滤单元,水流跌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,溶解氧含量从不足2mg/L提升至6-8mg/L。高溶解氧环境可抑制厌氧菌活动,消除黑臭现象;同时氧气作为好氧微生物的“粮食”,能加速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,将COD(化学需氧量)降低40%以上。
曝气后的水进入多层介质的滤层,通过吸附拦截进一步去除残留微粒、胶体及溶解性有机物,出水浊度稳定控制在5NTU以下,透明度提升至1米以上,恢复水体“清澈见底”的视觉效果。
设备通过24小时循环运行,每日可处理水量达500-2000立方米,确保每2-3天完成一次全池水循环。持续的水质净化与流动激活了水体的自净能力,实现“低维护、长效清”的治理目标。